可是,除了少部分人做官,大多數(shù)人又該怎么辦呢?
正所謂文無第一,武無第二,憑什么你能做官,我不能?”
房玄齡打斷道:“陛下,能否限制每次科舉錄取的人數(shù)?”
“如何限制?
假如某一天,有一百萬人都能參加殿試,難道錄取其中一百個人或者十個人嗎?
那其他絕大部分人,又該怎么辦?
你可能要說,原本也是這樣的,就只有少部分人能夠考得上。
但你要知道,原本每次科舉,本身能走到殿試的,也就幾百上千人罷了。
放在整個大唐來說,這是極少數(shù)。
而且由于這些人,背后其實都有各自的家族。
即便是真的考不上,也能夠安排一個好的出路。
可往后,百萬人千萬人,很大一部分還是平民百姓。
如此一來,這民間豈不怨念叢生?”
“這......”
話說得越明白,房玄齡反而感覺越頭疼。
以往的時候,在李世民的時代,一般遇到這種難以解決的事情,都是幾個相關的重臣開小會,辦法可以慢慢想。
可到了李承乾的時代,他沒有開小會的習慣,或許也是沒有絕對信任的人。
總而之,任何事情都拿到朝堂上來了。
偏偏他又極其講究效率,除非是放下暫且不談的,其他都是及時解決,這就很難辦了。
百官也紛紛皺起眉頭,這個事情的確難辦了。
至于說收回掃盲,重新變成原本那樣子,根本就沒人敢提。
那就是屬于解決不了問題,就解決出問題的人。
一旦提出來,只怕是小命不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