皇帝被幾句話懟得臉皮臊得慌,偏偏太后說得在理,讓他無法反駁。
但轉念一想。
“不就是因為慎王被朕關起來了么?想用這種方式讓朕妥協(xié),放了慎王?”
“哼哼,這個時候與絕不可能!”
皇帝在心中想著,嘴上卻說道。
“既然母后不想讓朕見父皇,朕不見就是,母后也無需這么多無端的猜測。”
說完一甩袖子走了。
太后看著皇帝的背影,心中充滿了失望和矛盾。
為了丈夫留下的江山,她理應幫皇帝解決問題,安撫好顧道,別讓大乾內(nèi)耗。
可是為了慎王,也為了自己,應該趁機落井下石,給這小子一些教訓。
有那么一瞬,太后想著不如把這小子攆下皇位。
但抬頭看了一眼三樓。
哪里曾是丈夫的起居之所,可現(xiàn)只躺著他冰冷的尸體。
猶豫半晌,太后還是覺得還是忍。
“希望他能長長教訓,按照太上皇給的方向走,不要再出什么幺蛾子?!?
太后喃喃地說道。
元祥在一邊,聽了太后的話,心中卻不這么認為,這位新陛下反骨長在心里。
太上皇留下的計劃再好,他執(zhí)行起來,恐怕也要起到相反的作用。
皇帝離開了別院。
此時他心急如焚,本來解決顧道的十六字污蔑,太上皇出面是最好的選擇。
但現(xiàn)在太后不許他見太上皇。
“為了你的兒子,還真是無所不用其極,你以為不讓朕見太上皇,朕就沒有辦法了?”
皇帝腹誹著太后。
“父皇傳位,袁琮和幾位尚書也是佐證,整個過程完美無瑕,逆賊顧道不攻自破?!?
皇帝一邊趕路,一邊在心中盤算著。
他是在給自己壯膽打氣。
就算是一個新手皇帝,他也很清楚,事情要是這么簡單就好了。
那顧道在民間的威望和口碑,說出這樣的話,影響何其巨大。老百姓怎么看他這個皇帝?
只是他不愿意去想。
也不敢深入的去想,何況顧道一旦回了遼東,后面才真實麻煩。
“顧道,你個逆賊,你不顧你老婆孩子了么?”
越想越害怕的皇帝,不得不給自己再找一個安慰,那就是錦瑟和兩個孩子還在自己手里。
急匆匆地回到皇宮,皇帝立即召見袁琮以及幾位尚書。
高岸、李渠、顧云璋、溫爾雅很快就到了,唯獨少了輔臣袁琮。
“袁公怎么沒來?”
皇帝強行讓自己保持平靜,問道。
“回陛下,袁公這幾日偶感風寒,回府休息了。”溫爾雅上前回答道。
“冬春之交,袁公歲數(shù)也大了,朕應該想到的?!被实鄹锌艘痪?,
隨后說道:“來人,從宮中選最好的太醫(yī),去袁公府上診治,一定要治好袁公。”
皇帝下旨,一個小太監(jiān)趕緊出去執(zhí)行。
不等眾人反應,皇帝繼續(xù)開口,把事先想好的說辭直接公布:
“諸卿,逆賊顧道窺視太上皇起居,被貶官楚州,路上竟殺死看守,試圖逃回遼東?!?
“且在通衢關,散播謠污蔑朕,簡直無君無父,其罪當誅?!?
皇帝上來,就給驛站之事定了性質(zhì)。
強調(diào)顧道窺視太上皇起居,五十個太上皇親衛(wèi)禁軍之死,也栽贓給顧道。
至于驛站里面,四百多太子親衛(wèi)的尸體,只字未提。
四位尚書心說,你這是把天下人當傻子么?
驛站事情鬧得那么大,已經(jīng)傳得滿城風雨,就這么三兩語就想壓下?
只會讓外面越傳越厲害。
皇帝說完,看四個人不說話,以為他們沒有意見。
便繼續(xù)說道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