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891章
不是有那么一句名嘛,小事興師動眾開大會,大事悄無聲息開小會,關乎重大的事根本不開會。
在金鑾殿上商量的事肯定不會是太小的事,但對李世民來說絕對算不上是多大的事。
大事都拿到小朝議上跟少數的幾個人商量了,更大的事那就不用商量了,李世民自己就拍板了。
皇帝就能乾綱獨斷嗎?理論上講,得看這個皇帝是誰。
李世民不顧大臣反對,自己做主的事不勝枚舉,他自己都不當回事了。
據說后代有個皇帝想換個媳婦,給長孫無忌送了十大輛的禮物,都沒換來長孫無忌一個正眼。
長孫無忌還是那個長孫無忌,龍椅換個人做,皇帝和長孫的權力可就此消彼長了。
李世民絕非剛愎自用、拒諫飾非之君,事實上,若要尋覓一位在納諫方面比他更為卓越的帝王,那可真可謂是難如登天,幾乎是不可能之事。
李世民的高明之處在于,他有著極為清醒的自我認知與精準的判斷力,深諳何時該虛心傾聽臣子的諫,以集思廣益;
何時又需當機立斷、自行裁決,以保決策的果斷與高效。
李世民只在兩種情況下會虛心求教于臣子:一是自己尚無定見時,愿集思廣益,博采眾長;
二是思慮過多、難以抉擇時,愿兼聽則明,擇善而從。
自己明確知道要怎么辦的時候,又何須再聽旁人的指手畫腳、妄加議論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