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場集會之人,交頭接耳,議論紛紛。
幾乎沒有人不心情激動,這可是極為難得的機會啊,能在陛下面前清談,如果得到一句夸贊,那就注定了前途無量。
中正官就算再蠢,還能不給陛下面子?不說評個上上,上中總該有吧?
一時間諸多才子摩拳擦掌,開始沉思了起來。
南渡以來,陛下一直采取休養(yǎng)生息的政策,鞏固邊防的同時,謀求穩(wěn)定與發(fā)展。
各大世家同樣也是主和派,他們期望養(yǎng)精蓄銳,等北邊的大國小國互相打,等待時機成熟,再行北伐。
也正因為君臣志向一致,方有今日大晉之和諧,方有建康如今之繁榮。
這就是送分題啊,只要切準了這一點,圍繞著“主和”做文章,就錯不了。
只是需要切中細節(jié),說出常人看不到的東西。
于是,一個青年當即站了出來,大聲道:“臣彝請談!”
作為世家大族的公子,面對皇帝,一般也自稱為“臣”,以示尊敬。
如果只是小家族的公子,或者像唐禹這種身份地位的,就只能自稱“草民”了。
司馬睿看向身旁的刁協(xié),道:“你家公子才學不錯啊,不假思索便有錦繡文章嗎?!?
他緩緩道:“那就聽一聽刁彝的看法?!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