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日后,寧家鋪子開業(yè)。
開業(yè)日子是寧遠定下的,也沒找什么道長算算,他覺得這一天就挺好。
剛好是春分。
春季平分,晝夜各半。
相比于老龍城其他,特別是大家族的高朋滿座來說,寧家鋪子的開業(yè)有些悄無聲息。
寧遠沒有邀請一人。
他也沒什么人可以邀請的。
老龍城內(nèi)也就認(rèn)識桂夫人和范家,而這個更加不需要他親自去做。
桂枝提前兩天就購買了空白請?zhí)」媚镉H筆落字之后,范二臨危受命,將請?zhí)麕シ都液凸鸹◢u。
寧遠這個真正的掌柜,反而在鋪子這段時間的籌備里面,屁事沒干。
真要說做了什么,除草算不算?
應(yīng)該是算的,對了,寧遠還負責(zé)掏錢。
自來到鋪子的第一天夜里,寧遠就將一個錢袋子交給了桂枝,用來修整鋪子,還有購買一切所需。
一共是一百顆谷雨錢。
真不少了,其實說白了,寧家鋪子也不是什么仙家鋪子,出售的也只是尋常糕點,很多東西都只是需要銀兩購買。
哪怕老龍城物價很高,桂枝這段時日也只是花了五顆谷雨錢罷了,大頭都在請人打造桌椅上。
寧遠要她不要省著,可以用這神仙錢修行,沒了就管老爺要。
老爺要是也沒了,就管范家要,實在不行,老爺就出去打劫。
桂枝早早就開了門,今天開業(yè),桂枝也不再穿那件桂花小娘的水仙裙,而是換了一身絲綾錦衣。
這是寧遠給她挑的,他說不上什么道道,反正就是好看。
桂枝畢竟也是做生意的掌柜了,天天穿著個裙子也不太好。
絲綾貼身,并不裸露任何少女春光,甚至還能一眼看出前衫處的‘平平無奇’。
但以寧遠的看法來說,女子之美,只論外在的話,不在于身段如何飽滿,瞧著舒心就已是上上之姿。
當(dāng)然了,世間大多男子,到底還是覺得飽滿點來的好。
誰也不想一手覆蓋其上,等于在給自已搓背不是。
鋪子開業(yè),自然是好日子,寧遠也不再穿之前那件黑衣,而是從咫尺物中取出了一直沒舍得穿的。
是那塊姜蕓所贈的咫尺物,也是她給寧遠準(zhǔn)備的兩件青衫之一。
當(dāng)然不是姜姑娘親手制作,這青衫其實原本就是她的衣物。
不分男女,這是碧藕書院的學(xué)生服飾。
姜蕓也是那書院的學(xué)子之一。
但姜蕓貌似忘了一事,她的兩件青衫,雖然本來就比較寬大,但那也是照她的尺寸去做的。
穿在寧遠身上,雖然不至于穿不下,但就有些不太合身了。
但一向大大咧咧的姜姑娘,又怎么會在這種小事上記得那么清楚。
寧遠起身的時候,桂枝正往柜臺上擺放各式糕點,鋪子里還有兩位姑娘,一個年紀(jì)比桂枝還小,另一個據(jù)說嫁了人,還有兩個孩子。
兩人原先都是桂花島的桂花小娘,被桂姨安排過來給鋪子打下手。
小的那個叫楚晚漁,長得水靈水靈的,活潑好動,才來了不到兩天,上躥下跳的,最喜歡撅著個屁股趴在后院池塘邊,跟那幼蛟嬉鬧。
寧遠管她叫漁丫頭,父母都是老龍城外一座漁村的村民,有次在海邊獨自玩耍差點被大浪卷走,最后被桂夫人救下。
機緣一到,漁丫頭登上桂花島踏入修行,只是天賦一般,剛步入一境。
那位婦人自稱江姨,姿色也不錯,其實能被選為桂花小娘,姿色都不會低,年過四十,嫁給了范家一位管事,手腳勤快利索。
生了兩個兒子,大的那個獨自離開老龍城闖蕩去了,數(shù)年來只有一封家書寄到老龍城,報了平安,聽說在外從軍。
小的剛學(xué)會走路,也是因為要時常照顧他,江姨才答應(yīng)來鋪子做事,離得近總是好些。
桂花小娘都是桂姨親自挑選,多是出身窮苦人家,做事勤快的同時,性子也較為溫婉。
大多的桂花小娘都有自已的姓氏,但有些則沒有,比如桂枝。
桂枝與那位桂夫人親傳弟子金粟一樣,都是孤兒,被桂姨帶走之后,也只是賜了個名,無姓。
桂枝就叫桂枝。
見寧遠走出后院,桂枝忙喊了句老爺,漁丫頭連忙轉(zhuǎn)過身子,也跟著喊了一句。
只是雙手背在身后,小丫頭緊張兮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