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月初,天氣已經(jīng)冷了下來。
冬天的腳步,已經(jīng)來到了京城。
往年這個時候,很多商家已經(jīng)準備離開京城。就怕再晚些時候,河水冰凍,道路不好走,耽誤了回家過年。
但是今年,商家們顯得不慌不忙。
還有更多的貨物,正在源源不斷的運到京城來。
京城空前的熱鬧。
沒想到,這個季節(jié),還能吃上南方的水果,真是令人意外啊。
“聽說了嗎,京城到洛州的水泥路快修通了。”
“早就聽說了,好像就差最后幾十里路,兩頭就能合攏?!?
“最近四海商行的肉菜店,又添了不少新品種。好像都是從南方運來的,價錢還不貴?!?
“怎么不貴。一個桔子,這么大一點,就要兩文錢。兩文錢都能買幾個雞蛋了?!?
“我昨兒嘗了個鮮,那桔子真甜。聽說和我們這邊的品種不一樣?!?
“還有紅薯干?!?
“以前只聽說過南邊有人種紅薯,卻沒想到那東西還真是耐餓。”
“聽說紅薯在北邊也能種。”
“真的?這事可不能瞎胡說?!?
“胡說什么啊。我小姨子嫂子的兄弟的大舅子的表兄,在莊子上干活。聽人說,今年不少莊子都種了紅薯,一畝能有上千斤。”
“真的嗎?天啦,上千斤的畝產(chǎn),豈不是說青黃不接的時候不用再擔(dān)心餓肚子?”
“光種紅薯也不行。每年的賦稅,徭役,沒辦法用紅薯去抵扣。還得種小麥稻谷?!?
“這倒也是?!?
“那紅薯除了畝產(chǎn)高,能做紅薯干外,還有別的嗎?”
“怎么沒有,喂豬就極好。還能磨成粉,做紅薯粉絲。聽說還能釀酒?!?
“紅薯果真能釀酒?”
茶樓老板竟然也加入了幾個腳夫的談話。
“我都是聽人說的,說是紅薯畝產(chǎn)高,可以煮來吃,蒸來吃,還能烤著吃,頂餓,就是屁多。喂豬也是極好的,豬吃了紅薯,肉長得快。還說能釀酒,只是沒見過?!?
茶樓老板說道:“要是真能釀酒,我也種個十畝二十畝?!?
“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能釀酒?!?
“你剛說的紅薯粉絲,是什么樣的?”
“你去大槐樹集市的肉菜店,那里面有賣的,東西好還不貴。改明兒我也去買半斤,嘗個新鮮?!?
腳夫們喝著大碗茶,歇息了半個時辰,又去忙活了。
茶樓老板留意起紅薯這物什,咬咬牙,還是花了錢買了紅薯干,紅薯粉絲,還稱了幾十斤的紅薯回來,準備學(xué)著煮來吃,蒸來吃,烤來吃。
這茶樓,就是路邊最低檔的茶樓,一個草棚子,不遮風(fēng),只能擋擋雨雪。
茶樓老板開了多年,掙的也都是辛苦錢。
好不容易攢了錢,買了十幾畝坡地,幾畝水澆地,也算是小富。
茶樓老板打算好了,趁著身體還好,再干幾年,多買點土地。等老了,就去鄉(xiāng)下養(yǎng)老??恐鴰资€土地,一家人能生活。
要是這個紅薯畝產(chǎn)真有那么高,真有那么好,茶樓老板覺著買幾十畝地的計劃,說不定能夠提前實現(xiàn)。
接下來幾天,茶樓老板一家人,變著花樣吃紅薯。
別說,味道還真不錯,甜滋滋,糯糯的??镜淖詈贸?,香。
果然如同那些腳夫所說,紅薯頂餓,就是屁多,不雅。
吃過了紅薯,茶樓老板就盼著紅薯能釀酒的那一天。
一定要能釀酒啊。
只要能釀酒,他就將自家的山坡地,全都種上紅薯。
至于種子從哪里來,茶樓老板還沒想到那么遠。
反正等到春耕的時候,總能想到辦法弄來種子。
……
離著京城三百里的八里鋪,位于京城到洛州的官道上。
自去年來了修路的工程隊,這處位于山坳坳里面小地方,就熱鬧了起來。
修路的,燒水泥的,來往送補給的……
冬天最冷的時候,工程隊都沒歇著,還在燒磚。說是要建房子。
當(dāng)?shù)匕傩?,也不懂修路同建房子有什么關(guān)系。
他們只知道,工程隊來了后,家里的日子便好了起來。
男人去工地上干活,每天兩頓干的,還有肉湯喝,還有工錢拿。
女人幫著燒飯,一樣包吃有工錢拿。
沒找到活的女人,便接了縫補的活。
工程隊上都是大老爺們,掙得多,手散,愿意花錢請人洗衣服。
工地附近的百姓,就得了實惠。
除了這些以外,以前賣不起價錢的牲畜家禽,工程隊都要,價錢還公道。還因此掀起了一波小小的飼養(yǎng)家禽的風(fēng)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