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是瀘水,勞水到底是什么情況根本不得而知,會不會讓戰(zhàn)船擱淺在河水之中仍舊是未知數(shù)。
“軍師,鄭參軍,你可有計策破敵?”
雙方兵力將近二十萬,這并不是簡簡單單一場戰(zhàn)斗就能解決的,需要極為周密的計策。
劉曄和鄭度都是智謀之士,劉璋一定要優(yōu)先聽取這二人的意見。
“主公,若想擊敗雍杰,只需四面圍城,在城外廣筑防御工事,將這些蠻賊困死在滇池即可。至于建伶的孟坤,只需派遣一支兵馬埋伏在建伶與滇池的必經(jīng)之路上,一旦孟坤支援,伏殺即可!”
鄭度的計策就是一個字,拖!
看誰先頂不??!
不過滇池既是益州郡的治所,更是雍氏的老巢。雍氏在此經(jīng)營了數(shù)百年,累積的糧草財物必定不計其數(shù)。
若是拖上一兩個月還算簡單,可若是真的拖上一年半載,劉璋自身也吃不消。
南中這前前后后已經(jīng)投入了八萬大軍,八萬大軍的每日消耗完全就是天文數(shù)字!
好在劉表賠償了兩百萬石糧草,不然劉璋哪有底氣親自南下,賈詡哪有底氣將各郡士兵抽調(diào)?
現(xiàn)在南中不僅僅是征戰(zhàn)需要糧食,招降蠻族同樣需要糧食,如果拖上幾個月到了冬季,士兵還需要衣物保暖,到時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。
如果南中真是拖上個一兩年,益州必定會被拖垮,即便最終平定南中,也必然是兩敗俱傷的局面。
到了那時,劉璋再想北出涼州,恐怕又要等上不少年。
“我給各位交個底吧,益州府庫能調(diào)集的所有糧草,最多不超過三百萬石。這還是劉表賠償了我們兩百萬?!?
“這三百萬石看似很多,實際上根本禁不起我們毫無節(jié)制的消耗。雍氏必須盡快覆滅,孟坤也必須盡快擊破?!?
劉璋沒有直接拒絕鄭度的提議,不過這也就算變相的否定了他的策略。
鄭度不是小心眼兒的人,劉璋說的十分有道理,他也再次陷入沉思。
眼前的敵人是十萬蠻兵,不是十萬頭豬,蠻人生性殘暴,又十分驍勇,即便正面對敵,也不易取勝。
現(xiàn)在就是考驗劉璋以及麾下軍師的時候,能以什么代價取得勝利,完全依賴于智謀。
良久過后,還是劉曄站了出來。
“主公,在下有一計,不過有件事情需要和主公確認一下。”
劉璋眼神一亮,不愧是劉家麒麟兒,果然還得看他。
“子揚請講?!?
“孟坤和祝橋二人怎么處理?是降服他們,還是消滅他們?”
其實這個問題劉璋自己就思考過,只是還沒有得出結(jié)果。
如果真的決定滅殺二人,他在毋單聽到二人背叛也不會如此氣憤。
從上次的事情看,孟坤和他的兒子孟獲一樣,絕對不是一兩次就能降服的。
效仿諸葛亮陪孟獲他爹來一個七擒七縱,劉璋絕對沒有這么大的閑工夫。
既然劉曄已經(jīng)問到,劉璋決定不再婦人之仁。
“殺!朱提城我已經(jīng)饒了他們一命,可這二人前腳一走,立刻就糾集蠻族對抗我們。如果不殺二人,日后蠻族人人效仿如何得了?”
“殺了二人,然后將恩澤給予他們的部落,這樣恩威并施,必定能徹底降服蠻人!”
_k